【系部动态】文化教育系举办大学生法律知识讲座
为提高大一新生法律意识,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增强法治思维,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和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进而增强建设法治国家的使命感,
文化教育系学工办于2021年12月17日上午8:00在主楼Z110多媒体教室举办了一场《大学生法律知识讲座》,讲座由基础教学部李晓杰老师主讲,文化教育系党支部副书记刘奎杰老师主持,2021级婴幼儿托育与服务、电子商务,金融管理三个专业380余名同学聆听了讲座。
刘奎杰老师主持讲座
刘奎杰老师引用几年前高校中发生的几起典型案例,强调大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应该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法律常识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知识,遵纪守法是公民的基本操守,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学好法、守好法、用好法,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坚决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李晓杰老师正在做法律讲座
李晓杰老师是法律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具有丰富的法律学识和授课经验,她结合众多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法律的含义、特征和种类,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
在向同学们传授法律常识的同时,李老师也向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希望:第一,希望同学们扩大知识面,培养自己的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第二,希望同学们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公民都要深刻认识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都有义务和责任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第三,希望同学多途径培养自己的法治思维。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机会和途径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等,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养成科学的法治思维方式。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多彩,老师语言生动幽默且充满哲理性,同学们受益匪浅,李老师运用身边案例,引导同学们一起分析案例,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回答问题,现场气氛活跃,最后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供稿/文化教育系
编辑/张宏博